关于多次小金额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北京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多次小金额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数额较小但次数较多可以将诈骗的金额累计来进行计算,然后定罪量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法律规定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1、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3)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诈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0000元以上、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50000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我们国家在对于诈骗罪进行定罪量刑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着一些困难。这主要还是因为有一些人以为他们的诈骗的数额是比较小的,所以没有达到立案的标准,但是如果是这种类型的情况可以进行累计计算金额。
多次小金额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相关知识延伸阅读
票据诈骗罪属于特殊的诈骗犯罪,当然这也是金融诈骗犯罪当中的一种,实践中其实我们很少看到有成立此罪的情况,并不是因为相关的行为很少,而是在实施了票据诈骗之后,其实并没有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那究竟法律中规定的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票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票据诈骗罪,是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金融票据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构成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票据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分子利用金融票据。欺骗金融单位和他人,从而骗取财物,不仅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票据管理制度,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侵犯了单位、他人对财物的所有权。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各种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本票、支票、汇票据进行诈骗活动。刑法规定了五种犯罪情形,行为人只要具有上述五种情形之一的,就构成本罪。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行为的,也按一罪定罪量刑,不实行数罪并罚。此外。构成本罪,还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否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以犯罪论处。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一)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19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
(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
(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才构成本罪。
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于1996年12月16日发布施行了《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规定: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票据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立案标准第1项规定,“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里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所谓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所谓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面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所谓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进行金融票据诈骗主要有五种行为方式:
1、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主要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知道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的,而故意冒充真的票据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
2、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主要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知道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已经作废,而故意冒充真的票据进行诈骗活动的行为。
3、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或者支票。主要是指行为人擅自以持票人的名义,支配、使用、转让自己不具备支配票据权利的行为。
4、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所谓签发空头支票,是指行为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在银行实有的金额的行为。所谓与其预留印鉴下符的支票,是指票据签发人在其签发的支票上加盖与其预留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和鉴不一致的财务公章或者支票签发人的名章的行为。
5、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所谓资金保证,是指票据的出票人生承兑票据时具有按票据支付的能力。
立案标准第2项规定,“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由于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与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的立案标准在数额上要求不同,所以应当把个人的金融票据诈骗行为与单位金融票据诈骗行为区别开来。一般来说,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所诈骗的资金归单位所有的,即属于单位金融票据诈骗案。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所骗资金归个人所有,即属于个人金融票据诈骗案。
行为人在实施了票据诈骗的行为之后,如果尚未达到法律中规定的票据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那么此时就不能按照票据诈骗罪来定罪处罚,自然此时虽然有可能属于违法行为,但也谈不上犯罪,也就不可以追究刑事责任。而要是在这方面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以上是关于多次小金额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刑事法律知识的相关法律知识,北京刑事律师李扬博士专业办理是怎样,金额,标准等各类重大刑事案件,如需咨询刑事律师请联系我们。